功能训练对初中生体质的影响
张勤浩1 肖燕1 刘兴康2
1 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
张钦浩
山西省临汾市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老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国家二级运动员、一级裁判员。参与北京市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概括
研究目的:以功能筛查为基础,根据筛查结果提出功能训练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为青少年预防运动损伤、规范动作模式、提高技术能力提供有效方法。研究方法:2020年9月,对北京市某中学12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筛查。实验前进行功能筛查和体能测试。根据功能筛选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功能建议。培训计划,总共 12 周的干预(每周两次)。再次测量实验后的功能筛选和身体素质,并使用.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干预1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功能筛查评分和体能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的功能筛查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均大于对照组,并且在测试时,实验组完成动作更加规范。研究结论:在中学生运动前引入功能筛查作为评估方法,基于阈值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功能训练;初中生;身体素质;功能筛选
DOI
10.33142/fme.v3i1.5720
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体教融合发展不断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磨炼意志、完善人格。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课。随着学校各种课外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1],人们发现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运动损伤和疾病也随之出现。这引发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思考。它还可以避免基于质量和运动功能的肌肉代偿。运动是运动技术的源泉。每一个快速、准确、经济的单一动作都构成了高品质的运动技术。为了关注“运动”的检测和评估,设计了功能运动筛查(FMS)[2]。其目的是诊断和评价运动员完成各种姿势时的肌肉稳定性、平衡性、堆积性和控制性等一系列问题。当运动员完成一个错误的动作,并且这个错误的动作长期被强化,导致运动链不完整时,该动作最终会违反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肌肉、组织和骨骼造成损害,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发生。越大。因此,青少年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应强调正确的动作模式,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甚至避免运动损伤。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中学生的身体弱点,如敏捷性、肌肉力量等,然后分析评估个体肌肉薄弱和身体缺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和功能训练,以提高青少年的运动表现能力。 。此外,体育课中的评价指标持续受到关注,人们认为在体育课中引入FMS是否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0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功能训练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020年9月临汾市中学排球课余训练现状的研究 李灵,北京某中学一年级120名学生接受了FMS和国民体质测试。实验前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并书面告知家长同意。本实验于2020年10月至12月期间完成。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纳入标准:(1)年龄12-13岁; (2)无遗传病史,半年内无外伤史。
1.2 研究方法
1.2.1 功能运动筛查(FMS)
人体的功能动作由下蹲、跨步、弓箭步、伸展、举重、躯干前后倾斜和旋转七个重要动作组成。完成单个动作的质量决定了完成技术的质量。如果单个动作完成得快速、简洁、高效,就有理由认为某项技术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FMS是模仿和检测这7个动作的基础测试,其中包括两个对称动作,即深蹲和俯卧撑;需要左右测试的5个不对称动作,即跨栏步、直弓步、深蹲、肩部灵活性、主动抬腿、躯干稳定性身体旋转,以及3个损伤调查[3],即脊柱伸展测试、肩关节疼痛测试,以及跪姿俯卧撑测试。体育动作的基础不是由这7种基本动作模式组成的,而是基本动作模式的基础。这一单一动作模式的完成,就是将人体置于特定的动作位置。这是为了检测人体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缺陷和不对称性。造成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是影响人体功能运动的完成和动力链的完整传递和破坏。根据完成7个动作模式的质量,在疼痛中等的动作根据测试者的评分从0到4分。即测试时出现疼痛,无法完成标准动作,完成代偿动作时,根据动作模型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完成7个动作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身体机能越好。 ,14分是临界点。大量文献指出,分数低于这一阈值的青少年在参加体育锻炼、训练或比赛时受伤的概率会增加50%,尤其是肌肉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关节损伤。
1.2.2体能测试
根据国家学校教育基本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本实验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作为测试指标[4]。初中男女生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学生体育中考项目作为本次实验的测试指标,具体包括初中生的答题。原始肌力测试指标引体向上、心肺耐力测试指标1000m、坐姿前屈灵活性测试指标、立定跳远爆发力测试指标、50米赛跑速度测试指标等5个项目[5]。根据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总体权重值,学生的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不符合上一等级的,自动划入下一等级。
1.3 统计分析
实验全部实验数据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数据借助Excel软件和.0进行处理。干预前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实验后进行配对样本检验。 P<0 .05 为检验水平。
1.4 干预形式
功能动作筛查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通过7个单项动作筛查,找出受试者身体技能或素质的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确保动作能够再次完成。同时可以保持身体运动链的协调性和完整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功能矫正训练以筛查为基础,根据测试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功能筛选的目的。功能训练遵循灵活性→稳定性→动作模式系统的纠正顺序。前期的目的是加强主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中期在前期的基础上加强稳定性训练[6]。实验后期主要是加强受试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参与各种练习的动作模式重建。实验前,对这60名受试者的基值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测试。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随机选取对结果没有影响。 。两组均包括分数大于14的受试者。另外,考虑到分数大于14的受试者只有8人,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分数并没有高出多少,但他们都能完成动作测试过程中顺利。模型试验,但完成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三名受试者虽然得分超过14分,但他的过栏得分为1,表明该受试者典型的髋屈肌群正在进行功能训练。
在12级功能训练计划中,将学生分为两个级别。 14岁以上分为第一级,14岁以下分为第二级。为了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级别的意义在于课程针对性很强。第一阶段主要是提高灵活性,通过筋膜放松、静态和动态拉伸来达到目的。筋膜放松主要是利用泡沫轴来放松、放松肌肉。一开始练习强度较低,随着方法的掌握,练习内容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大,逐步改善学生的肌肉弹性问题。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身体敏感度,使他们在运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更好的敏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有时还有更好的优势。打基础是更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方法有加速跑、敏捷加速跑、敏捷球训练、多向标记桶跑等。第二阶段是核心的激活。人体中的关节过于灵活,所以在训练时需要练习其稳定性。例如肩关节、腰椎、踝关节等都是灵活性较强的部位,所以矫正训练要按照全面性的原则进行。 ,而髋关节和胸椎是人体结构中稳定的结构状态,需要进行稳定性练习。课程前半部分的练习重点是腹桥的核心激活临汾市中学排球课余训练现状的研究 李灵,如平板支撑、侧支撑、四足支撑、死虫式等。课程后半部分包括负重练习练习,包括三个呼吸方式:胸式、肋间式、腹式。等待。第三阶段是性格问题。矫正训练是针对个人进行的。体能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被分为目标群体。观察和学习身体姿势、步态评估和相关关节测试,例如深蹲跳和学生动作。质量和表现水平是主观评估的,以及学生落地时双脚平衡负重还是需要单腿补偿。其理念是将观察、评价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纠正锻炼时的动作模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练习包括深蹲、过头深蹲、农夫走、弓步、负重弓步等。
1.5 研究技术路线
实验开始前对招募的60名受试者进行了功能检查和体质测试。将数据作为实验的测试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实验组进行功能训练和普通体育的功能检查。对照组进行普通体育功能检查。实验组普通体育教学内容与对照组相同,以垫上技巧和排球为主。如图所示:
图1 研究技术路线
02
研究成果
2.1 总体情况
根据Excel表格中60名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分析,受试者的总体得分分布在7-16之间,服从正态分布。所有受试者中,有8名受试者在调查运动时出现疼痛,其中8名受试者得分大于14,4名受试者得分等于14,48名受试者得分小于14,各占13.3。 %、6% 和 80%。科目最高分16分,共2人,占比3%;得分最低为7分,共6人,占10%。总体来看,七项单项动作测试成绩普遍偏低,说明中学生身体健康存在较大问题。
2.2 对照组干预前后功能筛查和体能测试的变化
2.2.1 FMS测试前后的变化
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重新测试FMS和体能。受试者的总体得分显着提高,得分范围为12至18。第二次诊断测试时没有疼痛。实验后对照组的FMS数据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较小。仅深蹲和线性弓步两项测试表现出显着差异(P<0.01)。其余5项指标均呈改善趋势,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FMS测试成绩前后比较
2.2.2 体能测试成绩前后变化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照组的体能测试内容得分在五个项目上都有所提高临汾市中学排球课余训练现状的研究 李灵,但提高幅度并不大。 10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在50m、坐姿前屈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能变化
2.3 实验组干预前后功能筛查和体能测试的变化
2.3.1 FMS测试前后的变化
经过12周的干预后,30名受试者都没有出现任何疼痛反应,7项动作测试中的每一项得分都有非常显着的提高。数据显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训练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深蹲、跨栏、线性弓步、肩部柔韧度、肩部柔韧性最为明显(见表3)。
表3 测试前后功能运动筛查评分对比
2.3.2 测试前后体能变化
实验组实验后数据显示,实验组5个体能测试项目的测试成绩均显着提高,即通过实验的受试者体能显着提高(P<0.01) ,尤其是50m、1000m和坐姿。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四项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显着(见表4)。
表4 实验组前后体质比较
03
讨论
青年强则国家强。虽然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有所回升,但这是建立在五项国家体质健康检测指标增长的基础上的,但青少年体态问题却被忽视了。有大量文献一直关注运动员和中老年人尤其是职业青少年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问题。然而,我们却忽视了普通中学生的问题。现阶段,中学生的体形还处于发育阶段,但由于压力、负重(书包过重)等原因,青少年或多或少存在运动损伤的风险。尽早通过功能体检发现中学生身体异常并进行纠正,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的发展和发挥,特别是运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目的的功能练习。
功能筛查(FMS)可作为中学生体育锻炼前的有效测试方法。中学生在加强身体素质之前可以利用功能筛查(FMS)对基本运动项目进行评估,找出中学生尤其是需要锻炼的中学生身体素质潜在的薄弱环节。找出身体左右两侧不对称的差异。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在为期12周的体能筛查测试中,通过技能训练和日常体育锻炼,所有受试者在7项运动中的表现以及FMS测试中的体能都有所提高。
并且完成质量更加规范,这进一步说明了补偿可能减少的情况,这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7]。定期上体育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而不考虑运动的风险。训练不仅要注重提高表面身体素质,更要注重中学生内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深层稳定肌群)。 )、协调。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在掌握青少年体质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基础上,将FMS筛查纳入体育教学,定期对中学生进行功能锻炼筛查,是安全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学校建立系统的学生训练和评价体系,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支持和保障。这为避免受伤、提高成绩、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整体掌控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运动功能筛查只是一种评估工具,对运动损伤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它更多的是关于预防受伤和改善运动模式。测试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项项目的特殊性选择功能训练,以保证整体训练效果。
参考
[1]孙科、刘铁军、马艳红等.中国特色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解读《关于深化体育与教育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7(1):13-20.
[2] 张亚勤,王晓勤。我国功能运动筛查研究现状[J].体育视野,2020(12):7-9。
[3]程翔,邓建达。功能动作筛查FMS在散打运动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 40(6): 86-90.
[4]姜岩.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9, 30(5):55-58.
[5]吴海坦,吉柳.体育课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不同累积周期对初中生体质和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 2015, 35(1):13-23.
[6] 王成鹏.羽毛球学生FMS筛选测试及矫正训练实验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7]肖兵,叶展宏,庞杰。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腰腹屈伸肌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24): 3889-3893.
结尾
本文标签: 学校体能栏目功能性训练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